【暑期社會實踐】外文學院江蘇分隊實踐團開展“紅色文化,譯譯生輝”主題調研活動

發布者:闫瑾發布時間:2024-08-17浏覽次數:11

為了深入探究紅色文化在翻譯過程中的準确性與恰當性,确保這一承載着國家曆史記憶與革命精神的文化遺産在國際傳播中不失真、不走樣,外文學院江蘇分隊在7月的不同日期分别去到了在江蘇常州的瞿秋白紀念館、江蘇徐州的淮海戰役紀念館與位于南京的渡江勝利紀念館,開展了較對紅色文化翻譯的活動。

7月10日下午,位于徐州的實踐團參觀了徐州的淮海戰役紀念館。實踐團内的同學先去了“人民的勝利——淮海戰役曆史陳列展覽館”。展館分為“兩種前途——命運決策”、“逐鹿淮海——決戰決勝”、“人民戰争——深厚偉力”、“革命英烈——永垂不朽”四個部分,遵循“團結人民——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禮贊人民”的邏輯脈絡。在對戰役的宏觀認知與微觀的詳細了解後,同學去到了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塔兩側回廊、角亭環抱,回廊内鑲裝着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雲、鄧小平、劉伯承、陳毅、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為淮海戰役烈士的題詞和3.1萬餘名烈士的英名。淮海戰役紀念館深刻表明了這是一場“小車推出來的勝利”、是“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主題的生動描繪。

淮海戰役紀念館内浮雕

毛澤東“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淮海戰役紀念館展館内中英對照翻譯

淮海戰役紀念館展館内中英對照翻譯

江蘇南京地區實踐隊于7月14日赴渡江勝利紀念館展開實地翻譯糾錯實踐活動。第一站,實踐隊走向渡江勝利廣場。廣場上矗立着大型“千帆競渡”群雕。其次,實踐隊在渡江勝利紀念館開展下一步活動。渡江勝利紀念館的基本陳列為“天翻地覆慨而慷——渡江戰役勝利暨南京解放展”、“人間正道是滄桑——中國共産黨南京曆史展”。牆上由毛澤東撰寫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的尾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揭示了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不斷地發展,不斷地前進……

外文學院同學感受革命戰旗餘晖

毛澤東撰寫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渡江戰役紀念館展館内中英對照翻譯

    7月17日9時,江蘇常州的兩位同學在瞿秋白紀念館開展了線下實踐調研活動。首先,常州的兩位同學先去到了内部展廳之一的瞿秋白故居。瞿秋白故居分東西兩個大院,各有四進,内部的桌子、椅凳、床等日常生活起居用物均簡質樸素。緊接着,同學們走進瞿秋白紀念館。本館陳列了瞿秋白的人生曆程及英雄事迹。紀念館内展示了瞿秋白翻譯的《高爾基創作選集》、《解放了的董吉诃德》、《國際歌》……接着,同學們學習了瞿秋白同志的革命事迹:1919年7月17日,瞿秋白在北京《晨報》發表了第一篇政論文《不簽字後之辦法》,揭露、抨擊北洋政府的妥協政策……瞿秋白《國際歌》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要為真理而鬥争!……瞿秋白雖離我們遠去,但他那為自由民主奮鬥的精神依舊值得今天我們每個人好好學習。

外文學院同學參觀學習瞿秋白同志紀念館

外文學院同學合照銘記瞿秋白同志

瞿秋白紀念館展館内中英對照翻譯

瞿秋白紀念館展館内中英對照翻譯

此次的“紅色文化,譯譯生輝”實踐活動分别去到了徐州、南京、常州三地的獨具曆史意義的紅色文化展館,這翻譯校對活動不僅是對專業技能的錘煉,更是一次對紅色文化深度理解的重要契機。在活動中,同學們需精準把握曆史脈絡,細緻入微地進行語言轉換與校對,這一過程極大地提升了們的語言運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及曆史素養。通過親身參與,同學們深刻感受到紅色文化的魅力與力量,激發愛國熱情與民族自豪感,培養嚴謹細緻的工作态度與責任感。此社會實踐活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加深了國際社會對中國革命文化的認知與尊重,展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勇于奮鬥的精神風貌。


作者:範念念

圖片:“紅色文化,譯譯生輝”實踐團

責任編輯:李哲

審核:朱正中


Baidu
sogou